文章
191
精選
92
推薦
9

Sidestep

試試留下一點東西..
於 23/04/2018 發表

[/img] 驚悚片一直都不是我那杯茶,但好奇靜默的感覺,去看了一看《無聲絕境》(A Quiet Place)。 身為一個看驚悚片的初哥,當然好像兒時在家中看明珠大電影那般,身邊有一塊布。兒時會是一張被,但大了之後的今日,身邊有一件薄毛衣,都是不足為奇的吧。總覺得戲院很黑,雖然很多人,但我用毛...

於 21/04/2018 發表

「你聽人講好唔好?!」(廣東話) 「你聽別人說好嗎?!」(書面語) 當聽到這句說話,聆聽根本就是不夠。 聆聽的時候,我在做什麼呢?我聽着從別人口中的聲音,他的聲音從他的口,經過空氣,傳到我腦內;我理解着他的意思、他的想法,明白他從說話帶出來的意思。可以是一點感受、期待、訴求。「他為何要告訴...

於 18/04/2018 發表

「智慧」是一個現在很少提及的詞語。我感覺上一代比較多提及這個詞,認為有一些做法是一定聰明一點、有智慧一點。 「聽長輩說」的這個教導,在小時常常都在耳邊,被教導要聽大人說話。大人們因為生活得久,經驗較多,所以做的事不會犯下那麼多錯。小時學習聽大人們說話,叫我們慢慢學習,都慢慢成長。 到變成大...

於 12/04/2018 發表

[/img] 恐懼是一種我不常有的情緒,但最怕恐懼妄撞,憾動我。 恐懼不常有,很多時候,總感覺生活很平凡,甚至平凡得好像每天重重複複。重重複複的生活,生活總是差不多,做着沒什麼變化的工作,娛樂一下,睡着一樣的床,合上眼,醒來又一天。面對很熟悉的東西,若果有恐懼的情緒,恐懼這種情緒恐怕都會慢慢消...

於 05/04/2018 發表

幾時開始第一次感恩代禱呢?我的記憶不太清晰,比過去10年還要遠。但肯定的是,把這兩件事放在同一個時間分享,一定是團契時間。分享感恩和代禱事項,在過去的團契生活中,不可或缺。在生活片段中我們發掘神的恩典。雖然我們的眼光往往很狹小,很多時看到的,都只是我們個人的事。有時,甚或我們未必每次都能開口,...

於 31/03/2018 發表

小時,大人們會教我們,不要理會陌生人。 大一點,大人們會教我們,非洲有些小朋友需要別人幫忙。雖然不會喧之於口,但都明白他們是需要幫助的陌生人。 再大一點,離開學校,換到另一所學校,雖然起初不太習慣,但總會認識到一堆陌生人,慢慢之後會稱他們為朋友。 長大到工作的年紀,遇到的陌生人越來越多,因為轉工,因...

於 30/03/2018 發表

《?》 小時,學一個標點符號,很簡單。長大之後,說話配什麼標點符號都是學問。 最初學逗號和句號,老師教我們說話有停頓和完結。我們學習說出一段段的說話,把自己的意思說得完整。起初詞𢑥不多,說些很簡單的語句,不免會加上很多停頓。邊想邊說,究竟自己的意思如何呢?未說完,就不斷加上很多停頓、逗號。...

於 27/03/2018 發表

什麼是日常?有時候呆得悶了,想着好像沒什麼意思的問題。 日常是食、玩、訓。 這是我們合上眼,離開工作時間後出現的畫面。 我們張開眼,我們的日常是交通、上班、午飯、下班、晚飯、呆一會、去睡。 回到時間線上的日常,彷彿日常就變得規律死板,城市人的腦海就是灰階的色調,等待着周末的彩色。 來回變換,灰...

於 25/03/2018 發表

向別人坦露情緒,似乎是人和人之間能夠變得親密的其中一個條件。整個過程,我們期望別人能明白、被我們的情感感染,甚至認同我們。能接收我們情感的人,若沒有表現一絲的反感,大概都會是我們的朋友了。 筆者近日遇到兩個情況,放在一起看,總覺得有點意思: 第一個情況。 話說筆者參加了一個關於精神病的活動,聽...

於 04/01/2018 發表

喜歡聽別人說話。 說話有趣的是,我們需要把事情變成一個故事,或是一段說話。出於口中的事,不再是我們經歷的事,而是我們口中描述的事。經過言語再現,就是這個過程,往往令我感到很有趣。儘管日常生活中,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聽着相同的故事和說話,我們重覆這樣做,重重覆覆的幾乎令人生厭。但我嘗試去聽出不同的...

於 02/01/2018 發表

黑暗被詮釋為“沒有光“的時候,黑暗都似乎映射出什麼。 黑暗被詮釋為沒有光,這個推論似乎是一個自然而然,似乎是必然會出現的說法。但在不同的情況當中,在一個問題下,卻是花點很長歲月才出現的說法。“為何世界有那麼多的苦,神卻不理會,容讓世界變成黑暗呢?” 我們經驗世界的黑暗,很多時候比經驗光明為多...

於 27/11/2017 發表

流淚的時候, 別人口中稱為傷心之中, 我被感動. 面對別人的困難, 需要陪伴別人, 一起去面對這些困境. 我的心似乎能體會別人的心情, 或叫做移情作用, 我都經歷一點難過的情緒. 它似乎由別人體內跑到我身體裏頭. 我無法完全明白別人的處境. 我不是他, 即使我們用說話, 試圖去完全理解事情....

於 18/11/2017 發表

談到明日的事,你若問我一句,「明天會怎麼樣?」我可以跟你談很多事,把明日的事全數都說出來。但亦可以一句都說不出。 先用一個「能夠把明日的事全數說出來」的語調開始。我所知的,一概可以預測出來。明天我起床的話,我會用我慣常的技倆,先把我側向右邊的頭搖一搖,把它再埋到枕頭幾分鐘,右手抱着我的枕頭,...

於 16/11/2017 發表

寫於星期四難得的共聚、飯聚之後。大家都很忙,就快「忙掉」之際,可以坐在一枱,吃相近的食物,是一個難得分別出來的時刻,過一點稍為不同的生活。誠言飲食是一種文化,是一種生活方式,會連結的東西很多。帶給我們共聚的機會,溝通的機會,而亦只有飲食,叫我們明白,我們每天一直支取,consume,吸收,叫它們成為...

於 14/11/2017 發表

比啲掙扎。故事總有點掙扎。 甚麼時候有掙扎?似乎就是受困的時候。受困於沒有選擇的時候,受困於只有不好的選擇時,受困於需要犧牲的時候。筆者想到這些時候,想分享一下。 沒有選擇的時候,我們掙扎。面對一個不好的境況,而又似乎在沒有選擇的時候,未來會很差,我們要接受一些不好的結果。這個時候的掙扎,...

於 11/11/2017 發表

大家總會聽過罵人的話:「搵你番黎係解決問題,不是製造問題。」 工作中,我們處理問題,疏理困難。即使我們每天都在做極為相似,甚至有時是做着相同的工作,每一個問題跑過來找我們的時候,我們總會自然而然提出一個解決方法。先不論解決方法是不是有用,但我們每日這種自覺,總讓我覺得很神奇。人不是一台重覆做相同工...

於 10/11/2017 發表

都市人,這個角色,在我腦海中,就是西裝皮鞋,加上一個公事包的男人;或者要聯想一個女人,就是辦公室套裝,再加一個手袋(不知為何,我第一刻想到的,不是手袋,而是公事包這個詞)。 我總認為這是被教導出來的。我們只會聯繫到我們見過的東西,未見過的東西應該不會出現在我們的腦子裹吧。未出來工作的時候,其實我們...

於 08/11/2017 發表

偶而一次在教會的分享中,我分享了「我平時十分aware距離感」。 還記得那一次在談人與人之間表達愛的方法,每個人都有他慣常表達愛的方法。先不論被愛的人喜好哪一種被愛的方法,每個人都有自己表達愛的方法,亦傾向別人用相似的方法愛自己。說話讚賞、送禮物、珍貴的同伴時間、服侍,和身體接觸,這五種方法,曾被...

於 06/11/2017 發表

( 理想和現實 ) 構建一個故事,有時會想想「理想和現實」這個課題。 理想和現實可以簡單用對立去理解。我們現在身處的環境就是現實,我們經歷的一切都很真實,我們在意我們經驗的一切。我們接收到的訊息,是視覺,是聽覺,是嗅覺,是味覺,是觸覺,我們在意它們。它們就是我們獨個兒能夠收到的東西。因為是我們親...

於 04/11/2017 發表

疲累的時候,會嘗試放空一下,是甚麼狀態呢? 放空前的感覺,可以是簡單的疲累,是乏力。我需要放空休息一下。整個人看着窗外,看着燈光,曈孔隨光線縮小,自己意緒的空間就好像大了點。空間感是一種感覺,就是感覺自己身處的空間是大是小。放空,把意緒留在看似虛無,沒甚麼東西的狀況下。好像空間就大了點。但其實身處...

< 1 5 6 7 8 9 10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