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生活 的搜尋結果
文章
對於香港人來說,入屋脫鞋是基本的禮貌,然而在英國,這卻不是理所當然的。 初來英國,我便很驚訝的發現租住的房子大門旁邊放的不是鞋櫃,而是放雜物的地方,習慣入屋脫鞋的我們,只得把鞋子密密麻麻排在狹窄的走廊邊。後來有一次,負責維修熱水爐的技工到訪,他剛進門,二話不說便穿著沾滿泥巴的鞋子走進來——那時候的我有些驚訝,然後才想到,對啊?怎麼我覺得入屋...
英國很流行吃Pokebowl,乍看好像日式魚生飯,味道卻並不一樣。 Pokebowl 雖然也會用上魚生和日式醬油,卻發源於夏威夷,Poke 在夏威夷語裡是「切塊」的意思,所以Pokebowl 上的魚生都是角切的。不同店家的Pokebowl 配搭不盡相同,但大致也是飯、魚/肉、配菜和醬汁。這次我吃到的Pokebowl 就在白飯上蓋上角切三文魚...
那天下午,我帶著小B坐巴士,才上車不久,坐在走道另一邊的女人便拿出一盒Mr. Kipling 櫻桃撻(cherry bakewells),一口接一口地咬。英國的交通工具並不禁止飲食,但除非是長途火車,一般人頂多吃點朱古力或薯片,像她這樣拆開一盒六個的櫻桃撻大朵快頤的人,實屬罕見。 我和小B不以為意,倒是坐她斜對面的老伯一臉不耐煩,才兩個站便...
大部分英國人的穿衣風格都十分低調,尤其在冬天,一街都是黑色、深藍、卡其色的大衣,一排排鈕扣整齊的扣上,再看不到其他色彩。歐洲盛產高級時裝和皮具品牌,但在英國人身上卻幾乎沒看到名牌的蹤影。 近十年,英國都流行著一股Prav的風潮:the proud realiser of added value,「讓人自豪的增值實現者」,這一類人,最喜歡買便...
香港人移民英國,不難發現不少洗手盆仍然會把冷熱水龍頭分開設置。你以為是建築物舊了,所以還沒有換上可以調校水溫的水龍頭嗎?其實不然,很多新建築還是喜歡採用這樣的設計。 把冷熱水龍頭分置,表面上很不方便,背後卻又有巧思。英國的水源很乾淨,所以他們習慣打開水喉就直接飲用食水,但家裡熱水器卻是幾十年沒洗過,於是他們便想到把冷熱水龍頭分置,這樣從冷水...
話說小妹在牙科診所等洗牙,突然一個女子連走帶跑地衝到接待處,跟接待姐姐說:「不好意思,我遲到了五分鐘!我是xxx。」 接待姐姐氣定神閒,低頭查看電腦紀錄,然後緩緩抬起頭:「不是五分鐘,是十分鐘。」她就這麼一句,乾脆俐落,不帶尾音。 「我的預約不是10:45嗎?」 「不是,是10:40。」 女子「噢」了一聲,無話好說。 「你今天不能看...
香港人是沒有「家庭醫生」的觀念的,大概是因為選擇太多了,沒什麼人會對自己的醫生「盡忠」。英國卻相對簡單得多。GP 是醫療系統的第一線,要享用國民保健系統(NHS)的服務,每個人都必須先在一間GP登記。而同時,GP也只服務周邊地區的居民,沒有人會跨區就診的啊。 所以在這裡,GP和社區是一種有機結合(我的GP診所就常常貼上居民活動的海報),和病...
英國的鞋子尺碼混亂,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。 香港人買鞋,大都習慣使用歐洲尺碼,歐洲鞋碼的計算方式則是(足長+1.5cm) / 0.667。舉例說,若足部長度是23.5 cm (相當於日本尺碼235號),直接切換成歐洲碼的話,(23.5+1.5)/0.667=37.48,就是37.5號,但現在的歐洲鞋很少生產半號,大多數鞋商會選擇把37號造得大...
說來有點不可思議,不過在聖誕節正日的下午三時正,一家人坐定定收看英女王的聖誕賀辭,是英國人的聖誕傳統之一。 (香港也有每年一度的港督/行政長官農曆新年賀辭,怎麼我們就是沒有認真收看的傳統呢?) 這天我們一家三口也不例外,吃過豐富的聖誕午餐,和家人、朋友通了幾個視像,準三時就坐在YouTube 前等看女王。女王很美,銀白的頭髮,配襯珍珠項鍊...
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香港大學前任校長馬斐森教授(Professor Peter Mathieson) 嗎?馬斐森在任時,獨坐校園吃三文治,那悠然自得的模樣可成了一時佳話。如今馬斐森已回到蘇格蘭,改任愛丁堡大學的校長。短短數年,香港變得人面全非,倒是教人始料不及。 話說回來,在英國,午餐時份,像馬斐森那樣快速吃個三文治卻是王道。英國人的主食是薯仔...
英國的樓盤,不管是租還是買,一般都只會標明房間數目,而不寫面積。香港的朋友總是很疑惑,那買家/租客怎麼能夠知道房子有多大呢? 英國人不太關心房子的面積,一來面積太抽象,二來英國住屋有明確的規管,稱之為「英國住屋標準」(British housing standard),非常明確而且詳細地規定人均居住面積和房間數量,沒有房子會小到住不了人!根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