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7038
精選
5972
推薦
1301

愛範兒

愛範兒(ifanr) 成立於 2008 年 10 月,依託於國內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,用敏銳的觸覺,出色的內容,聚焦 TMT 領域資訊,迅速成為國內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媒體。2009 年,愛範兒獲得搜狐優秀獨立博客獎。 2011 年 11 月,愛範兒被《新周刊》評為“2011 年度小眾網站”。

愛範兒全景關注移動互聯網、集中報導創業團隊,最潮的智​​能手持及最酷的互聯網應用,對業界生態、智能產品及移動應用有著深刻的理解,致力於“獨立,前瞻,深入”的原創報導和分析評論,將大量第一手 TMT 新酷理念和信息傳達到讀者。

http://www.ifanr.com/
於 09/12/2014 發表

每年,發達國家以及富裕的發展中國家都會消耗大量的電子產品。手機、平板、電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,也在時時刻刻生產着大量電子垃圾。 而這其中污染最為嚴重的要數電池。最近,IBM 印度公司的調查顯示,每年世界上約有 5000 萬枱筆記本電腦被丟棄,其中就包含着鋰電池。 與之對應的是,單單...

於 09/12/2014 發表

“做人呢最重要是開心”,常常在港劇裏看到這句話。不過緊接着而來的是疑問,怎樣才能讓自己開開心心?除了別人常常提到的要樂觀開朗大方心胸開闊外,硅谷一個硬創團隊卻打算用頭戴式設備來“優化”一個人的心情。 這,到底是不是異想天開呢? 這個團隊叫 Thync,它所開發的頭戴式設備利用弱電流以及超聲...

於 09/12/2014 發表

我們曾經聽過 3D 打印技術在醫學方面的一些應用,比如,3D 打印的假肢幫助戰爭受害者,3D 打印的夾板成功救助氣管軟化嬰兒。最近,CBS News 報道了一起 3D 打印技術挽救嬰兒的事件,讓我們再次看到 3D 打印技術的潛力。 在 Martha Perez 懷孕 6 個月的時候,醫生髮現...

於 08/12/2014 發表

科技界是殘酷的,新技術出現讓舊技術迅速從市場消失。但奇妙的是,舊的技術總有那麼一些固有特質,無法被新技術取代,於是在人文情懷的發酵下,本來應被淘汰的懷舊產品也出現死灰復燃。 黑膠,磁帶,膠捲,現在輪到功能手機……還有 iPod。 《衞報》有一篇報道非常有趣,最近美國掀起了一股翻蓋手機復古風...

於 08/12/2014 發表

Google 的廁所在業界出名,不止因為它的高科技含量。Business Insider 報道,Google 內部有一種 “廁所內測” 文化。 對於 Google 的工程師來説,其實從來不缺新奇創意,但是要將創意轉化為代碼,如何通過出色的開發者找出代碼的 bug,才是最大問題。對於那些扔處於...

於 08/12/2014 發表

人工智能的發展,總是會引起人們的一些擔憂。最近,著名的技術狂人 Elon Musk 把它稱為人類“最大的生存威脅”,知名科學家霍金也表示説,“人工智能能夠自行發展,並且以從未有過的速度重塑自我,而人類受限於緩慢的生物進化無法與之抗衡而終將被替代。”人類真的需要擔心自身的創造物麼?針對此問題,f...

於 06/12/2014 發表

Facebook 從一個宿舍項目發展為一個擁有超過 8000 名員工和 13.5 億用户的全球企業。Facebook 進入第二個十年,創始人Mark Zuckerberg也到了而立之年。日前《時代雜誌》則報道了這名互聯網鉅子在三十歲生日的不少點滴。 首先,即使年齡在改變,但Mark Zuck...

於 06/12/2014 發表

此前拜訪映趣科技,CEO 王小彬嘴角帶笑地告訴我,因為與魅族聯合推出優惠的套餐,以及產品本身的設計足夠有吸引力,inWatch Pi 的訂單量大幅上漲。社交媒體上,對 inWatch Pi 這款產品的興趣也日漸濃厚。 如果説映趣此前推出的 inWatch Z 是一個縮小版的智能手機,那麼 i...

於 05/12/2014 發表

經常看數據統計的讀者肯定不會對 IDC 感到陌生,這個全稱為 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(國際數據公司)的企業在 IT 領域的市場跟蹤數據已經成為行業標準,其背後的 IDG(International Data Group,國際數據集團)也是首家進入中國的美資...

於 05/12/2014 發表

Instagram 每天產生的照片多達 6000 萬張,全球各地的人在這一軟件上記錄出行、旅遊,Instagram 帶有地理標示功能,大量圖片伴隨着地理位置而生,基於此,每年歲末的時候,Instagram 都會計算出當年十大流行拍照聖地,告訴外界這個地方是被拍照最多的地方。 今年的名單也已經...

於 04/12/2014 發表

接近年尾,各大廠商的機型也都發得差不多了,尤其是旗艦機型都已經亮過相了。按照慣例,一波已平,是時候開始下一波浪潮了,尤其是明年初就是 MWC 時期一大波開年機型襲來,而這些機型經歷了設計,走過了供應鏈,許多零部件可能開始在代工廠的流水線上徜徉了,所以現在也會有消息泄露出來。 一般的,開年旗艦...

於 04/12/2014 發表

Google 推出的 Ingress 遊戲想必不少人都體驗過,這款遊戲利用 Google 地圖將現實生活中的場景與遊戲相結合,玩家需要按照地圖的真實位置(比如廣場)收集並積攢虛擬的“XM”能源以推動遊戲進行。 現在,一個創業團隊把這套思路應用到日常駕車中,讓現實中的駕車也能成為虛擬遊戲中的一...

於 04/12/2014 發表

Google 的“驗證碼”(CAPTCHA)俗稱“全自動區分計算機和人類的圖靈測試”,讓我們向服務器證明自己是人類,而不是機器。 CAPTCHA 是由計算機來考人類,而不是標準圖靈測試中那樣由人類來考計算機,因此人們有時稱 CAPTCHA 是一種反向圖靈測試。 但是驗證碼的安全性一直都在受到...

於 04/12/2014 發表

Oculus Rift 重新激發了人們對虛擬現實的熱情,但是,如果我們想要體驗虛擬現實,就會發現沒有太多可以選擇的設備。Oculus Rift 的產品沒有上市,三星的 Gear VR 需要配合 Galaxy Note 手機,Google 的 Cardboard 是最便宜的,而且可以支持各種手機...

於 04/12/2014 發表

隨着蘋果、Google 等相繼推出智能家居平台,智能家居領域持續大熱。但是,有沒有想過,在你用智能手機控制家裏的智能設備時,黑客們可能就通過這一線索獲取了你的各種數據。説不定哪一天你正看着電視,畫面中就出現了一個黑衣男子向你勒索錢財。 用不了多久你就會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透明的屋子裏。 日本...

於 04/12/2014 發表

iPod 的老用户也許會記得,蘋果對於 iTunes 中的音樂管理非常嚴格,iPod 用户只能在 iTunes 商店中購買音樂,而他們在其他的音樂商店中購買的音樂無法在 iPod 中播放。這項嚴格的措施為 iPod + iTunes 模式的成功打下了基礎,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目前 iPhone +...

於 03/12/2014 發表

一個趨勢,智能手機發佈會邀請函越來越花哨了,成本也越來越高,從原來的基本紙質邀請函,到鋼板、唱片、虛擬實境設備、甚至是一把吉他。 另一個不算趨勢的趨勢,我們的評測已經基本不羅列參數,報出配置,不停地找軟體跑分了,而是把重點放在手機各自的特點上,講述使用感受。 曾經,我們認為一個好的手機應該...

於 03/12/2014 發表

瘋狂而大膽的主意,往往讓人激動人心。Project Ara 所提出的「模塊化手機」,激勵不少人探索類似的產品。我們此前報導了 Blocks,這是一款模塊化設計的智能手錶,現在我們又注意到位於芬蘭的 PuzzlePhone,也採用模塊化設計的手機。 既然是模塊化設計,簡而言之,就是可以更換設備...

於 02/12/2014 發表

突然之間,許多美國知名科技媒體開始高呼「殺死 Google Glass」以及「Google Glass 已死」,觀點大變背後是 Google Glass 確實近況不佳。發佈足有兩年半但仍沒有消費者版本,Google 也沒想著怎麼將 Google Glass 變成 Android 智能機那樣的流...

於 02/12/2014 發表

2014 進入了最後一個月份,你還記得幾個曾經大紅大紫或備受爭議的智能硬體產品?這一年,在多如牛毛的創造發明中,也有不少是極具誠意、的確能改善人類生活的好發明。 Mashable 就提名了 14 個「改變世界的發明」,來看看它們是否符合你心中的標準。 ReSound LiNX 智能助聽器 ...

< 1 336 337 338 339 340 352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