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721
精選
563
推薦
194

Lam Kin Ping

喜歡寫字,將生活大小事化作文字故事,
喜歡這個演變過程。

個人網誌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ampingchi
於 27/03/2025 發表

女兒自幼稚園高班起,就要求穿着的上學鞋,一定要綁鞋帶。無論是皮鞋或波鞋,都一律要綁帶,這是她的堅持,或者也可說是她的生活態度。我開初以為這也很好,她5歲左右已懂得綁鞋帶,上次去學校旅行後,她見到一個男同學的波鞋鞋帶鬆脫了,還細心地蹲下來替他綁鞋帶,這個舉動讓我覺得她既溫柔,又對生活有一份執着,...

於 24/03/2025 發表

難得在日落之前回到柴灣,我和女兒買了波鞋後,將她交托予我媽,後來就有了短暫的個人時光。前一夜恰巧看到Facebook有個讚好邀請,細看下發現是許多年前曾共事的女生,她如今開了一間小小的美容店,專門替人修眉。我發覺時機很好,既能重遇故友,又可體驗一下修眉,是以前一晚就預約好時間,來到三十年不變的...

於 19/03/2025 發表

最近在寫灣仔,日街,月街和星街,竟然在書中出現。也許這就是一種時空連繫,這本書讓我上了一堂很好的成長課,從大學到名成利就,從友誼到經歷生死,朱利安及恩佐在各項情感上的糾結及交替,作者都寫得淋漓盡致。從書裡會認識到建築師對美學的追求,無論排版或封面,內裡的用字都細膩無瑕,正如建造一幢大廈那樣,...

於 16/03/2025 發表

若說蟑螂是世界上生命力排行第一的生物,那麼臭屁蟲的14粒綠色卵,應當排名第二位。那天不如突然傳給我一張相片,顯示一件白色衫上有着著名的「大埔名物」14粒,而這種名物對於居住大埔多年的我當然不陌生,只是意想不到搬離大埔而且住在20樓以上,仍然粘附了14粒。而當她進一度閳述這衣服的14粒時,我則由...

於 13/03/2025 發表

從記者到人氣餐店店長,她的經歷絕對足夠寫成一個小說故事。那天在她的新店重聚,重遇除她以外的熟識面孔,讓最近陷入漩渦中的我,看見了一抹陽光。我和不如安坐在早已預訂好的座位,看着牆壁上本地藝術家的畫作,四面是牆的工廈,隔絕了「觀塘老母」的繁囂,感受到食客在店內侃侃而談的熱鬧,這樣的一個空間,我甚至覺...

於 10/03/2025 發表

看完這本小說,我由心佩服作者的人生閱歷,以及她對世界之洞察力。想必經歷滄海桑田,甚至擔任資深社工或教育工作者,才能夠寫出如此震撼的社會關注議題。然而,當我看到作者簡介後,才知道她原來是2000年後出生的,也就是說頂多25歲,我近期寫了一篇2002,就是說2002年出生的女生,如今看了2000...

於 07/03/2025 發表

曾經有一段時間,我和不如商量,日後沒有工作後,開一間小店,甚至連名字都想好了,叫平如煎,只出售我的獨孤一味,例如鹽煎雞翼,煎魚,再配一個碗時令湯,一碗白飯,成為一道平凡而美味的餐點。這個構思一直都在,只知道實行起來,幾乎變了天荒夜潭。最近,不如帶了我去一家在粉嶺聯和墟的小店,不知怎地,總覺得這...

於 04/03/2025 發表

抱着好奇的心態,帶女兒進戲院看票房凌厲的《哪吒2》。容我以爆谷的消耗量去評估電影的可觀程度及對小孩的吸引力,我們進場時購買的大爆谷與汽水組合,直至兩個多小時的離場一刻,爆谷仍剩下大約4分1盒,記得對上一次與她看《侏羅紀世界3》,在完場前已吃光全盒爆谷。這反映了,電影雖長,但甚少冷場(女兒沒有...

於 01/03/2025 發表

在尖沙咀彌敦道近梳士巴利道交界的行人隧道出口,有着兩個方形大空格。那天從對面馬路看過去,我看見一個穿着白衣的男子,站在半島酒店名店的古典牆壁外,背對着行人隧道,就如一楨風景畫那樣。起初,我以為他是個正在櫥窗購物的旅客,或者他是一個藝術家,欣賞這家開設在百年建築地標內的名店。當我橫過馬路走近一看...

於 27/02/2025 發表

我記得心樂曾說過,要寫一個故事,安排多名相熟的作者住在一起,然後一起寫作,一起出版,一起賺錢,水漲船高,透過寫作變得富有。當掀開他的新作時,意想不到這故事已經確確實實印刷了,而且他以少有的感性文風去寫,當我發現其中一個角色是以我作藍本時,那刻除了驚訝外,其實真的有一絲感動。感動的不是我在故事...

於 12/02/2025 發表

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《The Walking Dead》,或者堅持看完長達十一季,跨越十二年的《The Walking Dead》。我作為少數能夠看完整個系列的人,最近算是看完補缺的外傳,或者算是後續結局,得到的感覺除了嘆氣,還是嘆氣。一部曾經被捧得很高,甚至是開創喪屍劇情的始祖,卻予人一種為...

於 08/02/2025 發表

工作緣故,從金鐘走了一次路去中環。這是香港人工作的城市命脈,迎面而來是高艷的臉,高跟鞋走在光亮的階磚上,發出咯咯的聲響。我站在通往美銀中心的天橋上,看着不遠處的中銀大廈,想起當年曾經去過一次70樓,見過一張令我至今難忘的臉。 其實我也曾經在中環工作過一段短時間,不過並不是好像今天那樣穿...

於 03/02/2025 發表

難以忘記初次見你,一雙迷人的眼睛。庾澄慶的情非得已,是我初中時代常聽的經典情歌。那時候印象最深的偶像劇,當然是《流星花園》。聽見女主角大S徐熙媛驟然離世的消失,我真的打從內心感到難過。她是當年許多小男生夢寐以求的女朋友,有個性,不畏縮,為了真愛不惜一切,加上她算是漂亮得來又不是天花板那種,讓我...

於 02/02/2025 發表

過度了一個愉快新年,忘卻了文字,然後那封放在Patreon的電子利是,仍然只得一個朋友收取。新年對於很多人來說,是團聚與放任的日子。而這一年,我覺得自己做得最好的決定,是年初一那天,獨個兒帶着一盒小金莎,從朗屏站乘搭西鐵到元朗站,再從B出口慢慢走去書少少。 推門進內,發現店長阿信在獨個兒吃着...

於 21/01/2025 發表

在為新故事作資料搜集時,YouTube彈出一段記錄片,吸引我重覆看了數次。那是描寫一個真實國度的國民生活,寫實得來讓我既驚訝,又害怕。在那國度裡,乘火車要坐在車頂上,有城市只有60多盞交通燈,且大部分失靈,巴士如碰碰車亂撞,而最教我吃驚的是,女性沒有得到應有的權利,全國就有10萬人被迫從事性工...

於 15/01/2025 發表

看過第一季後,我已對魷魚遊戲裡的血腥殺戮免疫。除了認為那只是遊戲的一部分,是一場戲外,也真心的覺得,那班參與遊戲的人,是真心情願的,既沒有強迫,也十分民主。這個設定,與近期火熱的KK園區如出一轍,也許KK園區比較能夠活命,但賺取的金錢,一定不及魷魚遊戲多。中國人有一句話很對,有錢也要有命享才有...

於 08/01/2025 發表

我的樣子看上去比較老,其實我是2002年出生的。這句話,似乎成為了她的口頭禪。我聽了她說這話,然後再回想一下,究竟2002年的自己,正在做什麼。而2002年是一個很神奇的數字,剎那間,2002年浮現我腦海的,卻滿是關於一個當年火熱的名字。 沒有像以前般,我這次沒有告訴她我的年紀。讓她猜,她說...

於 05/01/2025 發表

新一年尚未發布文字,也許霉運接踵而至。反而,新年前夕一趟二人單車遊,依然填滿我的回憶工房,想淡淡地描繪,讓看見文字的朋友,也可找一天,與喜歡的人慢慢體會。單車遊最重要的,不是消耗了的卡路里,也不是在單車旁慢慢後退的風景,而是那個與你一起踩單,步伐一致,總是在身邊相視歡笑,一同流汗的蘇眉。 記...

於 31/12/2024 發表

2024年,對我來說談不上豐收,然而,卻有很多突破。這一年有至少兩個十周年紀念,包括我和不如結婚十周年,這十年一路走來,經歷許多個秋冬,有她的扶持,我得以一直創作,不知不覺間我完成了五個完整的小說作品,當中有三本是出版成書,縱然成果不似預計,也拼盡無悔。第二個十周年,是小說八百後出版後的第十年...

於 28/12/2024 發表

他會喝一個劏房戶倒的茶,卻不屑品嚐專業人士斟的貴族紅酒。這一幕有似曾相識的味道,若要我選擇《毒舌大狀》還是《誤判》的話,我會認為後者的故事及教化意味更好,而化身格鬥戰士的律政司檢控官,也是一種不但破格,而且令人感覺耳目一新的構想。這套拳拳到肉得來,又有很好的教化意味,夾雜幽默對白的電影,我覺得...

< 1 2 3 37 >